创新工作载体 激发党建活力
——麦积区在破解难题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天水市麦积区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着眼破解组织工作难题,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抓主抓重抓突破,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党员干部活力,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产业链上建支部——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
如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好龙头企业和协会在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发挥好党建示范引领、产业带动的作用,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融互动,成为新形势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麦积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采取单独建或联合建等形式,先后成立了伯阳镇果品协会、南山花牛苹果协会等115个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党支部。在支部的引领和协会的示范带动下,全区果品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值达6.7亿元,其中“花牛”苹果在国内外创出了品牌,2012年直接出口创汇400多万美元。全区305个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710多名党员中,党员致富能手达580多名,与困难群众建立帮扶对子540多对,吸纳会员2.5万多人,带动农户8.7万户。
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为破解党员管理和作用发挥难的问题,麦积区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机制,在全区推行基层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全区划分为四级网格,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划分党建工作“责任田”。一级网格以党委和党工委为主体,二级网格以党总支、支部为主体,三级网格以居民、群众和职工为主体,四级网格以党员为主体,在全区共划分网格8874个。实行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以来,在麦积区农户院落、居民家中以及在田间地头、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开展培训、宣讲政策、指导生产的忙碌身影。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共为网格联系对象提供帮扶资金130多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80多场次、培训群众1.56万人次,提供各类致富信息390多条,联系就业150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9300余件。
三包三帮一带动——破解难题促提升
创新工作载体,坚持分类施策,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去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麦积区采取“区委组织部干部分片包乡镇、帮助规范村级事务优化发展环境,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帮助健强班子、发展产业增强发展动力,乡镇驻村干部包整改任务落实、帮助理清思路修订发展规划,先进村结对带动一般村和后进村”的“三包三帮一带动”措施。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对策”的要求,在深入调查摸底和充分吃透村情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效破解了后进村班子队伍软、运行机制乱、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难、矛盾问题多的难题。先后对全区379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评选确定了39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名村主任享受1.5万元年工资报酬,对14个村级班子进行了调整,制定完善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制度,有12个后进村新修农机路62.1公里,兴建排水渠13.7公里,硬化通村道路和村内巷道34.8公里,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处,促进了后进村党支部的晋位升级。
实施四项制度——转变作风当群众贴心人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管理,促使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麦积区制定出台了《区四大组织领导包乡镇蹲点制度》、《乡镇领导干部夜校讲学制度》和《村级干部管理办法(试行)》、《村级干部坐班服务工作细则》四项制度。推行“县级领导包乡蹲点促作风转变,乡镇领导夜校讲学促素质提升,村级干部坐班服务促工作规范”的“三级联促”工作机制,努力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造骨干力量。四项制度实施以来,区四大组织31名县级领导干部先后深入联系乡镇和村开展调研活动120余次,累计为群众帮办各类实事285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3件,提供各类致富信息650余条,协调“双联惠农贷款”310万元。以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为主体,邀请区四大组织领导、“两代表一委员”、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开展乡镇夜校讲学活动,目前已举办讲学85场次,参学人数达7600多人次,促进了乡村干部学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积极实施乡村干部坐班服务制度,给有条件的241个行政村安装便民服务电话,在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口设立服务群众电话明白牌,及时办理群众的各类诉求,有效保障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