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的政府管理智慧:中和守衡 谋定而后动 |
|
|
来源:共产党员网 作者: 日期:2013-12-2 9:49:00 点击: |
|
|
|
|
|
在林业工作上,存在着伐木与育林的矛盾。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木材,没有木材,钢、煤、矿都上不去。另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又迫切需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此,周恩来将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伐木与育林,重点放在育林”、“越伐越多,越多越伐,青山常在,永续作业”的林业发展方针。他批评古代人只知建设不知保护森林,后代子孙深受其害。“黄土高原是我们祖宗的摇篮地,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这个地方的森林被破坏了。”今天,不能用剃光头的办法采伐森林,“营林是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吃光了就算,当败家子”。“治水治错了,树砍多了,下一代人也要说你。”要“用得少,造得多”,“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
国家面貌的根本改变,不是一代人的事情,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周恩来认为每一代人要做好每一代人的事,既不要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利后果,也不要企图把子孙后代的事情都做完。把理想变成现实,得几代到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的雄心壮志、伟大理想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中和守衡
一位外国朋友曾说:在周恩来身上,从来没有那种狂想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色彩。这句朴实而平凡的话,比较准确地概括出了周恩来“中和守衡”的思想方法特点。“中和守衡”也是周恩来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而周恩来是善于将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善于中和的辩证法大师。例如,周恩来领导治水,高超地处理了缓急、标本、蓄泄、前后、利害、福难、统分、上中下游、左右岸、群众与专家、理想与现实、战略与战术、目标与步骤等对立面的统一,体现出他对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自如。
周恩来担任总理后,很快就指出:“做好工作决定于处理好各种关系。”例如,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他反对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指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生气勃勃,否则就死气沉沉。”几个月后,他又指出:“处理好上下关系,既要做到集中统一,又要因地制宜,二者必须都照顾到。”
事物都是在相对平衡中存在、发展的,而周恩来又是善于守衡并善于将中和和守衡结合起来的辩证法大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暴涨,人心不稳。稳定物价是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周恩来指出:“为了稳定通货和物价,必须平衡财政收支和保证物资供给。”他支持陈云果敢采取统一全国财政管理的办法,用极大的努力来增加财政收入,减缩财政支出,使收支接近于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
1956年,在三大改造高潮推动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出现了脱离平衡、急躁冒进的倾向。周恩来同陈云一起进行反冒进斗争,强调经济建设必须注意平衡问题。周恩来指出:“一定要为平衡而奋斗。数量上平衡以后,还有品种和时间上的平衡问题。”他借鉴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轻工业,影响民生的教训,指出:“轻视这两者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就会发生经济发展上的严重不平衡。”遗憾的是,反冒进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并进而开展了三年“大跃进”。结果使农业基础弱化,无法负担那样规模的工业,工业本身也不平衡,无法继续均衡生产,不得不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周恩来指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合理安排,以便集中主要力量,逐步地解决人民的吃、穿、用方面的最迫切的问题,并且逐步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建立新的平衡。”调整的中心是要恢复和发展农业;同时,要“尽一切可能使工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趋于均衡的发展”。调整是要解决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建立新的平衡。调整对摆脱危局、走出困境,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 博采众长
在对外关系上,如何对待不同国家的不同长处?在内政管理上,如何对待不同方案的不同优点?对此,周恩来的思想方法是“博采众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