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中共天水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2月,中共天水市委召开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深化对市情认识的基础上,理清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奋战三、五年,力争全市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会后,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发展生产力是检验-切工作根本标准的大学习、大讨论。
1988年9月召开的中共天水市代表会议上,选举产生天水市出席中共甘肃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10月,中共天水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在全市开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等工作。
1988年冬季开始,按照省委的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期民主评议党员的试点工作。全市1100个基层党支部、21726名党员参加了评议,分别占全市基层党支部总数的20%和党员总数的22%。为抓好试点工作,市、县(区)委都成立党建领导小组,先后从机关和乡(镇)抽调1200多人(次),驻点指导和分组巡视。经过试点,不仅为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累经验,而且活跃了党内民主生活,增强了干群和党群之间的团结,促进了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评议试点中,全市有1500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686名党员为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党员,被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开除党籍或受党纪处分,处理面为3.16%,出党面为1.33%。
1989年5月,针对当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工作实际,市委成立天水市机关工委、企业工委,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辖省、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175个基层党组织。市委先后制定《关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具体措施等,从而进一步理顺关系,促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稳步发展。7月,中共天水市委召开一届四次全委会议,提出各级党组织必须把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2月,中共天水市委召开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天水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完成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任务的根本保证,要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团结奋斗。
1990年6月,市委召开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天水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实施细则》。强调指出要紧密联系全市实际,解决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方面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以克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各种弊端,清除消极腐败现象,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和扶贫点制度,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和参加义务劳动制度,以及市委书记接待日等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决策和工作衔接上,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抓落实,见实效,解决基层和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年,市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时间平均占四分之一,有的多达三分之一,接待来访群众和处理上访信件2226人(件),群众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得到妥善处理。同时市委从市直机关选调一批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充实基层力量。
1991年3月,市委召开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纲要(草案)》。4月,市委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就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培养、知识分子工作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干部培训制度》,制定下发《天水市干部培训五年规划》等文件,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严格选拔任用程序。结合县(区)换届,按照"基本稳定、适当交流、个别调整"的原则,对县(区)和市直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补充和交流,共调整交流县级干部107名。其中5县党委换届中,共调整交流县级干部21名。交流后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3.6岁,大专文化程度的30名,占65.2%。调整后的班子结构更趋合理,文化素质明显提高。5县2区80%的乡(镇)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在对原有省、市管后备干部队伍考核的同时,考察、建立全市副县级以上后备干部名单244名,7个县(区)有880名科级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后备干部队伍初具规模。后备干部的培训,除分期分批到省、市委党校进行短、中期培训外,另有48名干部轮换岗位和下基层挂职锻炼。指导选拔县区拔尖人才117名。围绕纪念建党70周年,开展"我为党建做贡献"活动,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84个,各条战线优秀共产党员89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00名。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