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发展战略,坚持“聚焦精准脱贫、突出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原则,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改善人本民生,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区建设,全力推动麦积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预期发展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力争实现“四个高于”、“三个控制”、“两个达到”和“一个确保”目标,即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高于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市目标之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2%。
围绕上述目标,将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化拓展“双联”行动,全力实施“2613”扶贫攻坚工程,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到2017年全区整体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重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加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因村因户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全面落实精准脱贫“1+18”方案,加快以水、路、电、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三五”末,提升改造人饮工程16处,改造贫困户危房6792户,改善农村公路路网20条295.6公里,完成贫困村动力电改造提升工程。
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坚持把富民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做大做强果品、畜牧、蔬菜、劳务等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放养鸡、中药材、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完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托管、经营权入股、吸收就业等多种方式获得稳定收益。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实现“三有一能”全覆盖,交易额年均增长30%。
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以上;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中职和普通高中学杂费,实现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贫困村养老机构、村幼儿园全覆盖;配齐乡镇卫生院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创新推进脱贫攻坚机制。完善精准扶贫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奖惩问责力度,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促进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加强大数据平台动态管理,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专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等贷款,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险,发挥贫困村扶贫互助社作用,充分运用社会资本,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13565”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加快花牛苹果、元龙花椒、甘泉核桃、三阳川葡萄、琥珀高原旱地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十三五”末,干鲜果面积达到70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建成标准化养殖场50个。新培育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60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创建农产品名优品牌,打造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