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后天水的城市变迁 |
|
|
来源:天水党建网 作者: 日期:2014-9-24 17:44:00 点击: |
|
|
|
|
|
上世纪90年代建成了公园、南明路、北关、东关城市供热站,集中供热工程开始全面实施。 1991年,全市建成区面积24.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6.97万人,城市非农业人口23.75万人,城市道路总长度82.7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861万吨,排水管道长度73.6公里,园林绿地面积296公顷,城市人均住房居住面积4.68平方米,公共汽车87辆人,年供热总量151700百万千焦。 1995年,全市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3万人,城市非农业人口28万人,城市道路总长度209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834万吨,排水管道长度100.2公里,园林绿地面积242公顷,城市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7平方米,公共汽车84辆人,出租车361辆,年供热总量244000百万千焦。 进入新世纪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富市”战略,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加快,2004年天水成功创建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天水由新型工业城开始向现代旅游城转变,这是天水城市第四次大的变迁。 2000年,对旧城区解放路、伏羲路、双桥路进行了大规模拆迁,拓宽了道路。并对道路两侧进行了开发改造。全市城市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4.3万人,城市非农业人口32.2万人,城市道路总长度237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045万吨,排水管道长度230公里,园林绿地面积399公顷,城市人均住房居住面积6.45平方米,公共汽车152辆,出租车1354辆,年供热总量510000百万千焦。 2005年,全市城市面积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8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3.21万人,城市非农业人口57.24万人,城市道路总长度301公里,全年供水总量2590万吨,排水管道长度320公里,园林绿地面积1141.5公顷,城市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4平方米,公共汽车210辆,出租车1829辆,集中供热面积417.54万平方米。建成城市天燃气气化站一座,铺设天燃气管道26公里。 “十一五”以来,随着藉河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及藉河两岸的大规模开发,天水城市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天水城市第五次大的变迁。 2009年,全市城市面积58.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3.34万人,城市化率31%,城市道路总长度302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599万吨,排水管道240余千米,供水管道长323公里,园林绿地面积1291公顷,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公共汽车286辆,出租车1671辆,集中供热面积420多万平方米,城市天燃气管道68公里。 二、天水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天水人民励精图治,建设家园,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紧紧围绕城市的目标和定位,掀起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热潮,城市建设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天水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的综合服务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一)城镇总体规划逐步修订完善 解放前,天水城虽未编制过专门性城市规划,但当时的州城形制所建立的城郭,包含着丰富的规划思想内容。天水城所具有的居住生活、贸易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以及安全防御、交通等功能,是相当完备的。首先,选址科学,地理位置独特。城郭坐落在藉河冲积的阶地,依山傍水,南北二山形成天然屏障,具有面积宽阔、水资源充足、气候湿润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西北的地理环境看,天水城具有政治、军事、贸易等多重价值。其次,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城内自东向西分为东关、大城、中城、西关、伏羲五城,五城各自为一相对封闭的综合区,以城墙相隔,城与城外、城与城之间设有若干城门,以道路相通,城总周长10余里,城外高壕沟。解放前的天水城,是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城区建设布局的,虽经过了多次变化,但城区大体布局基本没有大的改变。 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水先后开展了7次城市规划的修编,城市规划工作走向正规,不断深化,在科学指导城市建设中发展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