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后天水的城市变迁 |
|
|
来源:天水党建网 作者: 日期:2014-9-24 17:44:00 点击: |
|
|
|
|
|
1952年,天水刚刚成立不到三周年,即着手编制了《天水市建设计划》,实际上为粗略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主要包括了基本情况、城市性质、市区区域计划、道路计划、防洪计划、城市设施计划6个方面。其中,基本情况为:天水市区总人口17.59万人,面积240余平方公里(含乡村),东起马跑泉、北道埠,西至三十里铺,长30余公里;城市性质为:天水市可建成一个半生产性质的城市,仅可作为工业上的准备工作,进行皮毛、麻袋、纺织、面粉等原料加工和开展商业、运输活动。 1958年8月开始,先后通过对天水市钢铁联合企业选址、铁路选线和渭河铁路大桥选址等,基本上确定了城市功能分区,并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确定将天水发展成为以机械工业、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并将成为电气化铁路枢纽,也是天水专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1965年6月,天水市成立规划领导小组,此次规划完成了天水市总体规划,并对居住、工业、仓库、学校以及道路、排水、桥梁等用地均作了规划指导。规划确定了中华路、人民路和大众路,将大众路定为市中心,并选定了北关罗玉新桥址。1963年,对北道城区进行了规划,主要完成了社棠、北道新建厂址、厂区规模控制和布局。 从1972年开始,天水市城建局成立规划组,进行了道路网、给排水规划。确定水源地集中于天水郡沿藉河、南沟、官泉和七里墩一带;对官泉住宅区、石马坪工业区道路网、社棠仓库、新华路拓建等作出了规划设计。1973年,对前两次规划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对北道、桥南等处功能分区及道路进行了布局。1974年,又对工农巷、育生巷等多条道路排水、雨水处理进行了规划设计。 1977年,天水地委决定成立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办公室。翌年元月,天水地委通过了《天水市修改总体规划大纲》。大纲规定,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天水市(称老城区)和天水县(称北道)以道北镇为中心两大部分,按照小城市的发展方针,结合城市性质进行城市规划。随后于1981年9月编制完成了天水市总体规划,共完成各种图件530多份,说明书7万余字。确定城市性质为:建设成为电工仪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为主,旅游和文教科研事业并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等城市;近期目标到1985年,远期目标到2000年;规划范围,东起东十里铺,西至二十里铺,北至北山,南至暖和谷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同时对城市用地布局、市政公用设施、电力电讯、公共服务设施、园林绿化等12项内容均作了粗线条规划。1983年3月,省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 1985年,天水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市辖两区五县。原有的城市规划已不能适应中等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原总体规划进行补充、调整、衔接和统一。1997年,由天水市建委下属的天水市规划管理处会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开始了规划补充编制工作,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形成了包括秦州、麦积两区在内的第一版《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束了建国以来天水没有完整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1989年,该规划通过省上的批准正式实施。规划文字说明共计5万字,各种图表9张。规划对天水市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城市布局及城市基础设施各项功能的发展作了总体指导性规划,主要分为5个方面的内容:①范围与年限。城市范围西起平峪沟(新印厂),东至社棠天水星火机床厂,东西约35公里;南北至两山,宽约1至2.5公里;秦城区南至暖和湾,北道区南至大柳村;规划区面积57公里。规划年限,近期至1990年,远期至2000年。②城市性质为:天水市应建设成为全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业中心,成为推动甘肃东部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地;市区应建设成为以电工电子、机械制造、轻纺食品加工工业为主。商业比较发达、旅游业和文教科研事业并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中等城市。③近期城市人口控制在28万,远期控制在35万;近期用地规模为25.86平方公里,远期为38.23平方公里。④城市布局:秦城区形成以文教为主的多功能区,注意文物古迹保护,保持历史文化风貌;北道区以工业、交通、物资集散为主,避开飞机场干扰与限制,新区向东布局。市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工交企业的摆布应逐步东移,开辟三阳川为城市未来蔬菜副食生产基地。同时,还对工业布局、生活居住布局、对外交通布局、城市绿化布局等进行了规划,如:原则上秦城区不安排工业企业项目,规划修建连接秦城区与三阳川的北山隧道。⑤单项工程。对城市道路交通、给排水、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等工程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此外,对西关、道南、桥南、七里墩小区和天水郡综合区、民主路、建设路街区进行了详细规划。 |
|
|
|
|
|
|
|
|